神经科学竞赛
简介:Brain Bee脑科学大赛(International Brain Bee Championship)发源于美国,是一项面向全球青少年的学科竞赛,旨在鼓励学生认识和探索人类大脑。大赛由美国心理学协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PA)、欧洲神经科学学会(Federation of European Neuroscience Societies, FENS)、神经科学学会(Society of Neuroscience, SfN)、美国Dana基金会和国际脑学科研究组织(International Brain Research Organization, IBRO)联合主办。经过20年发展,目前Brain Bee在全球30多个国家拥有150多个分会。根据国际Brain Bee脑科学大赛组委会之比赛规则,各参赛国家需举行全国选拔赛,从中选拔出来的学生代表该国参加Brain Bee脑科学大赛国际赛。每年Brain Bee国际赛均与脑科学相关的国际会议(如神经科学学会、欧洲神经科学学会、美国心理学学会等学术年会)同时同地举行,各国学生代表在参加国际赛时,亦被邀请参加该国际会议。
竞赛形式:地区赛Brain Bee组(9-12年级)和Brain Bee Junior组(5-8年级)均为笔试。全国赛Brain Bee组由笔试、图片/标本识别、视频诊断三个环节组成;Brain Bee Junior组由笔试和科学海报制作演示两个环节组成。笔试包括填空、选择、判断等,不涉及开放式的论述或问答题;图片/标本识别环节要求学生写出组织或者器官的名称;视频诊断环节要求学生根据一段患者的视频判断出该患者所患的疾病。以上各环节答题期间,学生不得查阅任何参考资料。科学海报环节根据现在指定的主题完成海报内容并讲演,海报制作可查看资料。
简介:神经科学艺术竞赛在2011年诞生于荷兰神经科学研究所(NIN),该研究所隶属于荷兰皇家艺术与科学学院(KNAW),旨在征集神经科学实验室中激发灵感的图像。我们的目标是让神经科学实验室的研究更加具体,同时也让科学家从不同的角度评估自己的工作。近年来,我们也欢迎艺术家提交以大脑为灵感的作品,进一步激发神经科学与艺术的交叉。研讨会促进了艺术家和神经科学家之间的讨论,包括动手智能、作为人类特有的表达方式的艺术、审美判断的神经基质、在文学中描绘的记忆、分析数据或出于神经反馈的的游戏工具、以及其它许多与艺术和神经科学相关的跨模态话题。
生物学竞赛
简介: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创始于2003年,每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主办,是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国际性学术竞赛。 合成生物学的目标在于通过重组现有的基于DNA序列的功能组件,如调控序列、RNA和蛋白质等,设计出对科学研究或者对生产生活有价值的新菌种,这为基础生物研究和生产生活实践搭建了沟通的桥梁,因而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共同关注。
竞赛形式:比赛分研究生、本科生、高中生三个组别。参赛队伍需要自主选题,并利用标准生物模块(Biobricks)来构建基因回路、建立有效的数学模型,实现对精致复杂人工生物系统(artificial biosystem)的预测、操纵和测量以完成比赛。按照项目领域,分医学健康、测量、环境、软件等多个类别,评出金、银、铜牌;同时设立单项奖、各类别最佳项目奖,包括最佳建模奖、最佳新生物模块奖等。从获金牌的队伍决出最后入围的最终名单中,评出冠军、亚军、季军。
计算科学竞赛
简介:类脑计算是借鉴人脑存储和处理信息的基本原理,面向人工通用智能发展的新型计算技术。它将大幅提高智能处理能力,最终促进计算机、大数据、机器人、人工智能等的发展。当前这项研究在世界范围内蓬勃推进,但该领域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公认的技术方案。这是全球都面临的巨大挑战,但同时也是各国信息产业升级转型的新契机。在此背景下,由清华大学主办的2017年首届类脑计算创新应用大赛火热开启并取得圆满成功。2018年国际大学生类脑计算大赛将比赛正式推向国际,并再次取得圆满成功。大赛旨在提升大学生积极参与类脑计算的研究兴趣,激发学生团队创新热情,培养类脑计算人才,提高应用创新能力,在全球范围内推动类脑智能理论和应用的创新,打造繁荣的类脑计算生态圈。
竞赛形式:国内外普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读正式注册的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年级与专业均无限制。 为个人或组队参赛,组队参赛限制每只队伍最多3人,并推选1人为队长。 本次大赛共分为两个阶段,分别为初赛与决赛,两阶段应采用同一命题。
(1)报名阶段:在官网上报名,按要求填写相关内容,包括成员信息、题目和选题摘要等。
(2)初赛阶段:需提交PPT、技术文档(题目、领域选择、创新点、数据源、结果及验证方式)、源代码、演示视频(或展示网页、APP)等。
(3)决赛阶段:各参赛队需提交进一步完善的PPT、技术文档和源代码,并在清华大学进行现场展示和答辩。决赛阶段由专家组进行评审,依据作品展示、现场报告和技术文档进行现场打分。
简介:梦想挑战是一个非盈利的、合作的社区,由来自不同研究领域的贡献者组成,包括来自大学的研究人员、科技公司以及生物技术和制药公司。自2006年项目启动以来,一直是开放科学、众包挑战领域的创新者和领导者,该项目参与者和组织者在生物学和生物医学的主要期刊上发表了许多文章,推动了技术进行商业众包的发展。
简介:Kaggle成立于2010年,是一个进行数据发掘和预测竞赛的在线平台。公司可以在平台上提出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提供数据。感兴趣的人可以将组队参与项目、提出解决方案,最终由公司选出的最佳方案,获胜者将获得5K-10K美金的奖金。此外,Kaggle官方每年举办一次大规模竞赛,奖金高达一百万美金。Kaggle的竞赛有多种类型,包括奖金高、竞争激烈的 “Featured”和相对简单的 “Research”等。
竞赛形式:参赛者根据出题方给予的训练集建立模型,再利用测试集算出结果,对比正确答案可得出预测准确率,准确率高者胜出。每个竞赛项目都会显示剩余时间、参赛队伍数量与奖金金额,并且还会实时更新选手排位。在截止时间前,新的队伍可以加入竞赛,而已提交的方案的队伍可以对方案进行完善。
英语竞赛
简介: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是经教育部高教司同意,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和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联合主办的全国唯一的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竞赛。
比赛形式:本竞赛内容主要包括大学英语学习阶段应掌握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读、听、说、写、译五方面的技能,特别是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本竞赛每年举办一次,分初赛、决赛及全国总决赛暨夏令营三个阶段。本竞赛分A、B、C、D四个类别,全国各高校的研究生及本、专科所有年级学生均可自愿报名参赛。A类考试适用于研究生参加;B类考试适用于英语专业本、专科学生参加;C类考试适用于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参加;D类考试适用于体育类和艺术类的本科生和非英语专业高职高专类学生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