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你自己:心灵哲学中的思想实验
简介:这是由吉尔伯特·哈曼(Gilbert Harman)在1973年提出的思想实验,它设想了以下情景:一个疯狂的科学家从一个人的身体中取出大脑,将其放在装有维持生命的液体的缸中。大脑的神经元通过电线连接到一台超级计算机,后者为神经元提供与正常大脑电信号一样的电脉冲。这样,计算机能够模拟现实(包括对大脑的输出有适当的反应),离体的大脑也继续拥有完全正常的意识经验,就像正常人一样,但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与之相关的对象或事件。这是哲学史上极具影响力的思想实验,是诸如“庄周梦蝶”、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录》中的恶魔的现代版本,它们都让人思考:我们如何知道什么才是真实的存在?
简介:这是由美国哲学家约翰·赛尔(John Searle)于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它设想了以下情景:把一个只会说英语的人放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里面有一本英文版的电脑程序书,还有足够的纸张、铅笔、橡皮和文件柜。他可以通过门上的插槽接收汉字,根据程序的指令进行处理,输出汉字。如果运行这个程序的电脑通过了图灵测试,那么屋子里的人也能让人相信他是懂中文的,但实际上他并不理解中文。赛尔提出这一思想实验是为了反驳“通过图灵测试的电脑具有理解及思考能力”的观点。
简介:这是由弗兰克·杰克逊(Frank Jackson)提出的思想实验,它设想了以下情景:玛丽是一个科学家,但她只能通过黑白电视从一个黑白房间里研究这个世界。她专门研究视觉的神经生理学,她获得了所有的物理信息。她发现了天空中某种波长的光刺激到视网膜,通过中枢神经系统,最后声带的收缩和肺部空气的排出,从而导致说“天空是蓝色的”这句话。当玛丽从她的黑白房间里出来或得到一台彩色电视显示器时,会发生什么?她能不能学到新的东西呢?她会惊讶地发现“原来蓝色是这样的”!杰克逊提出这个思想实验是为了反驳物理主义认为“我们所拥有的知识是完备”的观点,正如知道光的波长并不代表理解蓝色是什么。类似的思想实验还有托马斯·内格尔的蝙蝠论证。